ewinsun
级别: *
精华主题: * 篇
发帖数量: * 个
工控威望: * 点
下载积分: * 分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 *
最后登录: *
查看ewinsun的 主题 / 回贴
楼主  发表于: 2009-06-25 14:45
尽管国产PLC在中国PLC市场所占份额很小,但只要国内有实力的厂商下定决心,仔细分析自身的劣势和优势,充分利用各方有利资源,踏踏实实、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国内PLC厂商一定能够在PLC领域有所作为。

  1国产PLC产业化的外部环境
应该说,国产PLC产业化的外部环境越来越成熟,在市场需求、技术水平和生产工艺等方面,我国企业已经完全具备规模化生产PLC的条件。
  首先,中国的PLC市场将会高速增长,为国产PLC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其次,从技术角度来说,PLC技术正在由封闭走向开放,在硬件设计和软件平台上大量采用通用技术和标准化技术,使得PLC的设计和开发不再存在技术壁垒。这为后来者提供了开放的技术平台,降低了进入门槛。
  最后,随着国内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PLC产品在设计、制造、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具备了规模化生产的条件,从而保证了高质量PLC的生产。
  2竞争形式分析
  相对于国际大公司而言,国内PLC厂商具有如下明显的劣势:
  品牌劣势
  在市场开拓初期,国产PLC的品牌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为用户认可,从而加大了市场开拓难度。
  应用业绩劣势
  相对于国际著名的PLC厂商而言,国内公司的PLC应用业绩较少,用户对国产PLC的性能、产品质量和技术支持持怀疑态度。
  产品线劣势
  在国内公司开展PLC业务的最初几年,PLC产品线不完善,产品的品种较少,不利于全方位的市场开拓。
  研发实力劣势
  相对于实力雄厚的著名PLC厂商而言,国内公司的研发实力较弱。
  在清醒地认识到国内PLC厂商竞争劣势的同时,人们也高兴地看到国内公司在开展PLC业务时存在较大的竞争优势:
  需求优势
  国内PLC厂商能够确切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并适时地根据中国用户的要求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PLC产品。例如,和利时公司具有12年的控制类产品生产、销售及工程实施经验,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了解国内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用户的真正需求,因此在产品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中国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产品的针对性和易用性更强。
  产品定制优势
  由于是完全本地化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国内PLC厂商可以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定制个性化产品。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用户希望在一个PLC模块上同时具有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模拟量输入和模拟量输出等功能,同时输出既要有继电器的,还要有晶体管的。这种一般通用PLC不能提供的特殊需求,国内PLC厂商可以快速为用户专门定制。跨国公司的中国用户和中国雇员很难迅速将这种特殊需求直接反馈到国外的生产厂家,难以促成产品的改进。
  成本优势
  由于是完全本地化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国内PLC厂商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这种成本优势直接转变为产品价格优势。
  服务优势
  国内PLC厂商的服务由公司相关人员去实施,PLC生产厂商可以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由于公司技术人员充分了解自己的产品,能够迅速解决实际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因而能显著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另外,国内PLC厂商可以在PLC的售前、售中和售后中为用户提供免费增值服务。例如,面对众多的中小用户,和利时公司开展了免费培训和免费方案设计服务,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响应速度优势
  相对于国际PLC厂商而言,国内PLC厂商能更快响应用户的要求。
  3国产PLC产业化不成功的原因分析
  分析以前国产PLC产业化不成功的原因,可以为今后国产PLC产业化提供十分有价值的帮助和指导。
  首先,是技术方面的原因。早期的PLC技术相对封闭,开放性不够,缺乏一个通用的技术平台,国内研发单位很难得到前沿的PLC核心技术,需要长时间的不断尝试和摸索。“七五”和“八五”期间,国内部分研究单位在PLC研发上进行了科技攻关,取得了一些攻关成果,也基本具备了自主研发PLC的能力。但是,缺乏持续研发和产品化能力,最终没能形成规模经营。
第二,是资金问题。PLC既是专业产品,也是自动化领域的一个通用产品,要形成规模经营必须具有较大的资金投入。有人意识到了开展PLC业务的重要性,但资金不够;有人有资金,却认识不到其长远价值。应该说,部分国产PLC产品确有其独到之处,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无法形成规模经营。作坊式生产或者受短期盈利目标的约束,使其无法形成再投入和扩大再生产,制约了产品的健康发展。
  第三,是制造工艺问题。在10年前甚至5年前,国内的制造环境如生产工艺、模具制造、质量控制等方面仍存在较大欠缺,无法满足工艺要求较高的PLC批量生产。
  第四,面临的是一个与大批国际跨国公司竞争的成熟市场,如何有效地将产品推广出去尤为重要,而国内公司恰恰缺少一支具有独到经营理念的市场队伍,市场开拓力量薄弱。
  最后,是体制问题。原来许多做PLC的是研究所或者国营企业,体制和机制问题限制了PLC的产业化发展。
  4做好国产PLC产业化的几点考虑
  首先,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可生产性。
  第二,在生产环节加强工艺控制和质量控制。这方面在我国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已经做到了,而且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关键的问题是要认认真真地去做,踏踏实实地去执行。
  第三,为适应各种现场应用环境,PLC产品在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生产出来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和测试,这种测试不仅要在公司内部做,还要拿到相应的权威检测机构去做。例如,对和利时开发的PLC就进行了严格的EMC测试和论证。必要的测试和认证是必不可少的,这既是对产品负责,也是对用户负责,更是创立自主品牌的品质保证。
  第四,要认真研究中国用户的需求,根据中国用户特点和使用习惯,设计、开发、生产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价格合适的产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推广、市场开拓和服务工作。
  最后,国内PLC厂商要正视与国际大公司的差距,虚心向国际大公司学习先进技术和营销理念,并学以致用,努力缩小差距,迎头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5国内PLC厂商间的合作
  中国PLC市场被国外各大公司分割是不争的事实,国内有志于发展PLC产业的厂商应联合起来,共同推动国产PLC的产业化工作,一起宣传国产PLC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国产PLC的优势,使国产PLC早日在中国乃至世界PLC市场占有重要一席。
[ 此帖被sjm213在2009-06-25 16:47重新编辑 ]
lmyhao1985
为中国崛起  成为工业强国 &
级别: 略有小成
精华主题: 0
发帖数量: 140 个
工控威望: 394 点
下载积分: 598 分
在线时间: 46(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4-26
最后登录: 2014-07-25
查看lmyhao1985的 主题 / 回贴
1楼  发表于: 2009-06-26 21:46
支持国产PLC    ,日本人曾经侵略过我们的祖国,难道现在还让日本进行技术侵略吗?  期待使用自己的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