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飞拍,从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介绍
2:硬件实现方式(线路等)
3:软件实现方式
4:调试心得体会
1. 硬件介绍
飞拍技术依赖以下核心硬件组件:
全局快门相机:采用全局曝光传感器,可在极短时间内同步捕捉整个画面,避免运动物体畸变
1。
高速触发模块:基于FPGA的硬件比较输出端口,实现微秒级精准触发(误差≤1us或1脉冲)
2
3。
运动控制系统:支持编码器或光栅尺反馈,通过MPOS(反馈位置)或DPOS(发送位置)同步触发
3
4。
高帧率图像处理器:需满足短曝光(如2000μs以下)、高帧率(数百帧/秒)以冻结高速运动物体
1
5。
01:54
机器视觉必学——什么是飞拍?
哔哩哔哩
01:05
工业相机飞拍如何实现
知乎
2. 硬件实现方式
触发电路设计:通过硬件比较输出端口连接相机触发信号线,利用FPGA实现位置-触发同步
2
3。
信号同步机制:
带反馈系统:直接读取编码器/光栅尺的MPOS触发
4。
无反馈系统:基于DPOS预判位置触发,可通过MOVEOP_DELAY指令微调时序
3。
抗干扰设计:采用屏蔽线缆隔离电机噪声,确保触发信号稳定性
5。
00:02 数据线连接相机
00:09 飞拍触发机制
00:14 运动过程中的飞拍
00:26 产品飞拍演示
00:32 设定挥发位置80
00:39 开始运动
00:40 80位置飞拍
00:44 飞拍结果展示
00:48 数据分析
00:54 调整产品位置
01:03 角度偏差飞拍
01:12 巴西位置飞拍
01:19 新拍照结果
01:23 角度数据分析
3. 软件实现方式
触发逻辑:在运动控制程序中设置比较输出指令(如ZBasic的COMPARE),指定触发位置和延迟
3
4。
图像处理:
实时计算物体偏移量(如像素级特征匹配)
1。
通过滤波算法(如卡尔曼滤波)提升动态测量精度
5。
闭环控制:将视觉输出的偏移量反馈至运动控制器,动态调整轨迹。
4. 调试心得体会
曝光时间优化:根据运动速度调整曝光时间,确保拖影≤1/3像素(公式:曝光时间×速度≤精度需求)
5。
触发延迟校准:通过MOVEOP_DELAY补偿机械响应延迟,尤其适用于高速场景
3。
测试验证:
静态标定:验证相机与机械坐标系对齐。
动态测试:逐步提升速度,观察拖影和定位误差
5。
01:18
三菱电机自动化【本土化开发】飞拍功能
哔哩哔哩
01:55
听名字就厉害!工程师小松葛葛为你讲述多点飞拍方案,爱普生GX系列机器人加视觉系统帮助精准放料,高效检测,实现小型零部件精密装配。边走边拍不得不爱!
哔哩哔哩
飞拍技术通过软硬件协同实现高效动态检测,核心在于硬件触发精度与图像处理速度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