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泉河
WX:ZHO6371995,欢迎+
级别: 略有小成
精华主题: 0
发帖数量: 152 个
工控威望: 285 点
下载积分: 925 分
在线时间: 12(小时)
注册时间: 2021-06-11
最后登录: 2025-07-01
查看万泉河的 主题 / 回贴
楼主  发表于: 5天前
0629 【万泉河】不出差的自动化工程师
看了一篇公众号文章《干自动化不出差?那你根本没入行》,其中的观点:干自动化,就得出差,这不是一句调侃,而是一条行业铁律。

这观点,我本来就不同意。 然后还要定性为铁律,那我就不愿意了。 偏偏要好好分析研究下,把这个铁案给翻案。

当然,我翻这个案并不为了讨好任何人,反而有可能得罪不少人。 有不少同行,自己对自己的职业未来一眼就看到了底,确实如上文作者所言,只要不退休,只能一辈子出差,出差忙碌到底。顾不上家庭,顾不上妻儿,老婆孩子抱怨的时候,还可以拿行业铁律来给自己当个挡箭牌:没办法,(虽然我已经做到了行业顶流,然而)这个行业就是这样的!是行业铁律。

如果你确实符合这样的情况,那就没办法了。 只能是得罪了。行业不能总在谎言和假象里,皇帝也不能永远光着腚,真话总要有人说,坏人总要有人来做。我就来做那个说真话的小男孩好了。 还好,我的影响力并没那么大,如果有人要继续维护在家庭中的英雄形象,别把我的文章发给家人看就好了。

翻案之前,我们先把概念落实清楚。原作者在文章最后的总结:
“干自动化就得出差”,这是现阶段非标自动化行业的现实。这份工作辛苦,却有极高的成就感;它不完美,但它真实。走遍各地产线,解决一个又一个现场问题,从图纸走向落地,自动化人正是在一次次出差中,逐步成为真正的“工程师”。

他是明确无误说的是工程师,即:
干自动化工程师不出差?那是你不入门。
干自动化工程师,就得出差,这是行业铁律。

而不要抱怨是我曲解了, 人家原本说的不是工程师, 只是个电工或者安装工人。说的是:
自动化工人,就得出差。不出差?那是你不入门。

那就没意思了。 历史上我们知道有很多原本工人,但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持续钻研,最终也发表一些创新成果,而获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甚至获得国家级的劳动奖章荣誉。

我们来看一下原作者所总结的自动化工程师在工作中的工作内容,我完全认可无异议:
机械结构安装确认、电气接线、IO调试、传感器位置优化、运动路径标定。与上下工站对接信号、跑完整流程节拍、逻辑优化、异常处理流程编程。故障紧急处理、软件优化升级、培训客户操作人员。

需要掌握的技能:
看懂图纸、应变能力强、工具熟练、沟通能力硬。PLC/触控画面调试能力、能看懂客户产线工艺。快速故障定位、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等等, 这些工作内容和工作技能符合工程师的资质需求吗?拿这些内容能用来申报评选工程师职称吗?

抛开职称评定所需要的学历和其它条件不算, 只看需要的成果。
如下为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条件》中对中级职称的要求:
5.取得助理工程师职称后,业绩、成果应至少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一项:
(1)作为完成人,参与研制开发本专业领域的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已投入生产,经县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评价认可或登记推广,可比性技术经济指标处于较高水平。
(2)作为完成人,参与完成本专业领域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等重点项目、试点项目或者揭榜挂帅任务,经业内专家或县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并达到预期目标。
(3)作为完成人,承担重点科技成果或重点研发计划的技术转移转化或成果推广项目,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作为完成人,为解决本专业领域技术问题或技术难题,撰写的技术分析报告、研究报告、论证报告、课题或调研报告等,被县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评价认可或采纳应用。
(5)作为完成人,参与制(修)订本领域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行业工法、发展规划等,经县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并公布实施。
(6)参与组织实施或承办县级以上产学研对接、技术成果对接、项目路演等活动2次以上。
(7)作为完成人获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1件以上。
(8)作为完成人,本领域业绩成果被县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征集为工程技术类典型应用(案例)等,或在县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工业设计大赛等工程技术类竞赛活动中获得三等奖以上名次。
(9)获县级以上党委政府或省级以上工作部门表彰;或近5年内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结果有2年为“优秀”等次;或获得记功(记三等功)以上奖励。
(10)作为完成人,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1篇以上。
(11)作为完成人,公开出版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或教材。


这个文件的原链接: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条件》
http://gxt.shandong.gov.cn/module/download/downfile.jsp?classid=0&filename=1e46286081a248a6852a847168f42a53.docx

需要者可以自行下载了解。其中不仅仅包含了中级职称,也包含了副高级职称和正高级职称的评定条件。

反正原文作者列举的那些工作内容和技能需求,我没看到有任何一项的份量可以用来评定职称。

我见过有不少人爱用抬杠思维谈道理。 你跟他讲学历重要的时候,他讲学历没用,见过很多高学历低能力的低能儿。 跟他讲工程师职称重要的时候,讲职称没用,见过很多有工程师职称,但动手能力比自己差到了天上地下,现场工作时,给自己递工具当助手都不配。

凡是持这种论调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因为自己没有。 越没有的东西,越去强调其不重要。
获取工程师门槛有很多,咱们被那些门槛给挡住了在门外,那就拿出些硬性业绩指标来,比如上述11个条件中的任何一项,就可以满足工程师评定条件的,证明自己虽然没有官方认定的职称,但能力是完全够的。 也同样可以为自己作证。

好吧,其实我自己也是这样的。

上周, 去拜访了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师,去的时候顺便赠送了我几本专著中的最新一本,也汇报了自己这些年的成果。 然后老师就问,你既然有6本专著在手,有没有去评报一个正高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呢?

我说:
没有啊!没啥大用处,有了也没有任何经济回报,退休时候退休金也不会多一分钱。(有不同认识的可以跟我请教)
也评不下啊!评职称还需要符合政府规定的那些继续教育等的学分条件,没心思去玩那些没用的务虚的内容。

总之,我的理由比你们还多,还理直气壮。

但老师还是建议我,正确的事还是要去做。 没用也做着,总不是坏事。

嗯,倒也符合我今年来一直主张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理念。

有人会疑问,我即便努力去拿到这些证书,就能让我工作不出差了吗?我分明在出差现场遇到过很多虽然持有工程师职称,甚至副高职称的工程师啊!

这里面对工程师的认知还是不够。
国家对工程师的要求是持续创新和持续产生创新成果的能力。 即,工程师是一个需要创新的工作岗位,需要持续学习提高技能,不断输出创新成果。

而评定职称的条件, 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

就好比,高考分数,只是你进入大学的门槛线,而并不代表就拥有了大学毕业的学识和技能。

工程师的门槛也一样。 比如国家设定的门槛是一篇论文/专利/成果,但希望的是你以此为基础,不断再出更多成果,直至积累下来可以参评更高级别的职称。 而哪怕是高到教授级,后面还有院士,还有诺贝尔奖呢。 学术和技术无止境。

所以,我们知道了,工程师,以及更高级别的高级工程师,干的是创新性质的工作,什么叫创新,就是公司或者行业从来没做过的需要闯关成功的工作,而不是那些重复一万次的,没有任何新意的,从项目开始规划开始就知道必然会成功的工作。 那些工作里面只有工作量,而没有创新,那么就不是工程师们的主要工作对象。

一套全新的工艺设备,在首次,甚至还不够成熟的时候的前面几次,需要工程师们精诚合作,创新开发,然而当成功了以后,当工艺方法成熟之后,工程师们就不能停留于原地,以重复完成同样项目的实施部署为成功的目标。而是应该设计摸索其自动化模块化标准化的实现方法,以实现技术的传承,让其他人, 初入门者,助理工程师就可以承担并复制这样的项目,这才是工程师们该追求的目标。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或者哪怕暂时没做到,而是在实现过程中, 你还需要担心被持续安排出差到呕吐吗?而那些接手了标准化模块化设计,能够胜任原本开发工程师才能胜任的项目实施工作的接班者,千万不要认为你也同样胜任了工程师的工作,也有了工程师的资本。 还远远不是。 你只不过是承担了技术员或者助理工程师的职责而已。

经常有一些人,看了我过往的文章后,发现我涉猎行业方方面面,但出差很少,对任何一个行业的设备重复干的并不多。 自己反而催生出了傲娇情绪,指责我:你才干过多少项目, 你的项目经验都很少!没错,我干过当然很少。 我也不以此为耻。反而如果一套行业设备要我去重复干上十来年, 上百套, 那对我来说才是耻辱。 也是对自以为的高级职称的能力的耻辱。

最后做个调查,调查之前对什么叫不出差也做个约定。 比如我们喜欢旅游,旅游对人是一件幸福的事。 那么如果偶尔的出差,也可以权当换个环境旅游了。 并不会令人多烦恼。所以,那种只是偶尔出差的工作,不会导致烦恼甚至带来家庭矛盾的,都可以算作不出差。
投票:
https://mp.weixin.qq.com/s/PHqaTP58wRuehFftq8meQA













鹅卵石
广交天下朋友!!1
级别: 略有小成
精华主题: 1 篇
发帖数量: 186 个
工控威望: 321 点
下载积分: 2368 分
在线时间: 8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06
最后登录: 2025-07-03
查看鹅卵石的 主题 / 回贴
1楼  发表于: 5天前
很多企业,自动化工程师是个岗位,就像会计岗、仓库管理员等一样,不是进入这个部门,站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几年有个经验,就是工程师了,大部分时候做的工作就是个有经验的技术产业工人。

为何出差,我认为最直接的原因是给老板创造价值,和企业里生产的产品一样,只不过我们这些出差人员提供的是劳务价值。完成这份劳务价值合约,也不表示我们就是工程师了。两者没有必然关系。

以我们参与的组织的生产线为例,除了我们投入的时间、智力,有什么是属于我们的呢,不过是个服务人员。这个人把产线组织起来,调试出来,让线体运转起来,再培训一下人。整个过程都是一份工作。

很多行业都有类似的工作,我们买来空调也是有人上门安装的,冰箱也是,甚至洗衣机也是。有区别么,我认为区别不大。

仅仅用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来定义工程师,确实有些仓促甚至是不合理的。你解决一万次报警,不分析不总结,不输出一套属于你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是被大众认可,是可以推广使用的,我们不还是那个服务员,和餐馆服务员擦一次桌子有何不同,都是在为顾客服务。

自动化工程师有两个方向,为人服务、开拓技术。日常工作,出差什么的都是按需工作,不是你想怎样都可以的,只不过是遵循公司规定,本着人情世故的原则,一次与客户的交往过程。

虽然解决的是技术问题,如果没突破,还是那个服务员。如果用人家的平台有自己的见解、技术创新,而且这些是可以被认可,可以落地的,这才是技术吧。

为人服务,锻炼的是人情世故,交际能力;用项目验证技术,甚至是技术突破,形成专利、著作,这才是一个工程师的技术过程。

开拓技术水平,持续创新,也许这是职称评定的意图之一吧。正如作者所说的,用现场的七零八碎的工作来定义一个人是工程师,那就太拉低工程师的层次了。

我们就是做成千上万的项目,解决无数客户问题,还是那个打工的牛马。工作过程不好去定义一个人,工作价值可以。

自动化工程师可以常年出差去工作,这是由供职单位的性质决定的,由行业属性决定的。自动化工程师的定义,更多的是我们自动化工程师掌握的技术,创造的新设备、开发的各种专利、以及能够出版能够为人所用的著作(这一点就很羡慕博主)

既然谈论的是工程师这种技术人,还是要拿技术说事,出差这种工作经历不过是自动化工程师最普通的工作状态罢了。
广交天下朋友,三人行者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事电气方案设计,做运动控制,惯用西门子、欧姆龙、基恩士
软件共享、技术互助、项目合作请关注公众号:九纹荷(fshshu )